鞋類彈性材料抗疲勞測試
一、適用范圍:適用于任何鞋用彈性材料抗疲勞性的測定,試驗方法可在加速老化前、后進行。
二、依據(jù)標準:QB/T4557
三、推薦向科機型:XK-8010電腦式雙柱拉力試驗機
1.試驗要求
1.1剪取3個彈性材料試樣,尺寸為(65±5)mm。如果要進行老化試驗,需要另取3個試樣。寬度應(yīng)與夾具鉗尺寸相符,以便試樣能正確地固定在反復拉伸機中。
1.2用鋼直尺在距試樣兩端(15±0.5)mm處做與其平行的線
1.3每個試樣對應(yīng)剪切4片涂層織物,尺寸如下:
a)長度為30mm
b)寬度比試樣寬10mm(較小為30mm)
1.4在每個涂層織物片上,距寬邊邊緣5mm處做與其平行的線
1.5在每個涂層織物的背面貼雙面膠,放在彈性試樣上,使彈性材料上的線與織物邊緣線完全重合并黏合。將樣品翻過來,把另一涂層織物同樣黏在彈性材料上,涂層面向上。兩個涂層織物應(yīng)重合。將三者壓合保證黏合。試樣另一端重復此步驟。
1.6以相同方式準備另兩個試樣
1.7用縫紉機將3個試樣的每端沿著AB線縫合
2.環(huán)境調(diào)節(jié)
在試驗前將樣品和試樣在溫度(65±5)℃、相對濕度(50±5)%的條件下放置至少24h。
3.試驗步驟
3.1在試樣被反復拉伸至150%原始長度,或達到有效延伸極限后,對彈性材料的損壞情況進行評價。
3.2準備好試樣后,測量試樣兩端縫線間的距離和試樣寬度,精準到0.5mm。測量允差不應(yīng)大于2mm。計算3個測量結(jié)果的算術(shù)平均值,精準到0.5mm
3.3在試驗開始前,在明亮光線下檢查試樣,記錄樣品中的彈性線數(shù)量
3.4按測定有效延伸極限,得到要施加的較大延伸量。
3.5如果有效延伸極限不小于150%,則施加的較大延伸量為150%;如果有效延伸極限小于150%,則施加的較大延伸量為其有效延伸極限
3.6將試樣夾持在反復拉伸機中。夾具鉗之間的距離為較小分離距離,試樣的長邊與夾具鉗邊緣垂直,試樣不應(yīng)被拉伸或松弛,而且不應(yīng)夾住縫線。
3.7夾好試樣,調(diào)整反復拉伸機,使每次拉伸時夾具鉗間較大分離距離為較大延伸量
3.8開動反復拉伸機,以(60±5)次/min頻率往復拉伸2000次。檢查試樣,記錄彈性線斷裂根數(shù),以及任何可見的損壞,如褶皺等。
3.9如果超過10%的彈性線斷裂,或發(fā)生嚴重褶皺,結(jié)束試驗。
3.10如果試樣沒有損壞,繼續(xù)進行2000次拉伸,重新檢查。繼續(xù)這一步驟直至進行10000次拉伸,或出現(xiàn)損壞時結(jié)束試驗,記錄試樣損壞情況。
3.12另外兩個試樣重復以上步驟
3.13加速老化試驗:將已剪好的試樣在70℃的溫度下放置7天進行加速老化,取出后(23±2)℃、相對濕度(50±5)%的條件下放置至少48h。然后準備試樣進行試驗。
